查看原文
其他

广汽也想“掀桌子”了?

Eastland 妙投APP
2024-10-09

出品 | 妙投APP

作者|Eastland

头图|电影《变形金刚》


2023年,广汽集团(SH:601238)营收1287.6亿,同比增长17.5%;全年销售250万台,同比增长2.9%(位居全国车企第五位);但扣非净利润35.7亿,同比下降52.3%。


营收、销量、扣非净利润,三大指标两升一降。


2024年Q1,广汽集团营收同比下降19.1%,季度销量同比下降29.1%,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52.1%。三大指标全都大幅下降。


2024年5月,广汽集团月销量同比下降25.3%。其中,广本、广丰销量分别下降41.3%、17%;被寄予厚望的埃安月销量下降32.2%(前5个月累计销量下降38.7%),IPO前景不容乐观。


近年来,新能源车高歌猛进,迅速占领传统燃油车市场。但广汽旗下日系燃油车节能优势突出,销量逆势增长,市场表现远胜德系、美系合资品牌。


埃安布局较早、起步很快。2023年销量达48万台,仅次于比亚迪、特斯拉,位居全国新能源车销量榜第三。


以节能燃油车为基本盘,将快速成长的埃安打造为“第二增长曲线”。一年前的广汽集团,在许多投资人眼里,可谓前途一片光明。


人算不如天算。进入2024年,新能源车以性能(续航、节油)、价格为旗帜,攻入传统燃油车腹地——日系省油车,广汽集团首当其冲。原本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,现在有了“掀桌子”的冲动。


#01自主貌美如花、合资赚钱养家


自主品牌、合资品牌是广汽集团的两大支柱。上市公司整车销售收入几乎全部由自主品牌贡献,而利润则来自合资品牌(对联营/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)。


1)自主品牌增收不增利


2017年以来,广汽自主品牌营收保持“两位数增长”,到2023年几乎“翻番”,但毛利润却相当微薄:


2017年,广汽整车制造业务收入502亿,毛利润112亿、毛利润率高达22.2%;


2018年,广汽整车制造业务收入毛利润降至82亿、毛利润率16.3%;


2019年,形势急转直下,整车业务收入360亿、同比下降28.5%;毛利润仅11亿、毛利润率3%。


从此以后,广汽整车制造业务毛利润率一直在低位徘徊。


2023年,整车制造业务收入940亿,毛利润37亿、毛利润率3.9%。



自主品牌还没有真正开始赚钱,价格战已成燎原之势。


广汽老总最近在一次讲话中说:汽车行业卷下去不是办法,企业的目的是盈利……让人窝心的是,“卷王”毛利润率高达23%。


2)投资收益多“挺”了三年


广汽集团净利润来自对联营/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。过往十年(2014年~2023年)当中,有七年,投资收益超过财年净利润。


近来年,其他汽车集团旗下合资品牌销量、利润急剧下降:


例如长安汽车,投资收益的峰值出现在2014年~2017年。2016年,仅长安福特一家贡献的投资收益就达90亿,超过扣非净利润。2018年开始,投资收益断崖式下跌,严重拖累集团业绩。


上汽集团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曾连续多年稳定在250亿以上。2019年微微松动降至230亿;2020年暴跌到143亿;2022年、2023年,分别为108亿、107亿。


长安、上汽等汽车集团,旗下合资品牌于2019年前后纷纷衰落,广本、广丰却逆势增长:


2021年,广汽集团联营企业贡献投资收益首次突破100亿;2022年达到134亿。


2023年,风云突变,联营/合营企业贡献的投资收益骤降至79亿。但投资收益与净利润的比值却提高到179%,说明自主品牌表现更差。



省油是日系车最突出的优势,成为燃油车“最后的堡垒”。与上汽、长安相比,广汽从合资企业获得丰厚利润的局面多挺了三年。


#02节能车与新能源车


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车企致力于氢能源技术,认为纯电动车是过渡且并非最佳方案。


传统燃油车企都有类似观点,但在选择其他过渡方案时,日系偏重HEV(油电混动)、德系多配MHEV(轻混)、比亚迪等中国车企主攻PHEV(插电混动)。


由于广本、广丰的HEV车没有纯电行驶模式,不能被列为新能源车。广州搞了个“土政策”——《节能车目录》,进入目录的车型虽不能像新能源车那样上绿牌,但摇号中签率大大提高。普通燃油车一号难摇,节能车中签率最高可达100%。


毫无悬念的是,广州《节能车目录》的主角是广汽,雅阁、凯美瑞、雷凌、威兰达、皓影、奥德赛等品牌的混动或“双擎”车型均被囊括其中。由于不是插电混动,相关车车型只能被冠以“节能车”之名,在广州享受“东道主”待遇。


与激进的新能源路线相比(如比亚迪停产燃油车),将燃油车“渐进改良”为节能车是广汽的优势策略。


2021年H1,广汽新能源车、节能车销量分别为5.2万台、12.3万台,新能源车仅占总销量的5%;

2022年H2,广汽新能源车销量接近20万台、占总销量的15%,但仍比节能车销量少3.7万台;


2023年各季,广汽新能源车销量全面超越节能车,主要原因是埃安的崛起——Q2、Q3、Q4,埃安季度销量均在10万台以上。其中Q3销量达14.2万台、占广汽新能源车销量的90%、占广汽总销量的22.5%。这一季,广汽新能源车占比首次达到25%。



按照原来的预测,到2035年,传统燃油车在中国新车销量中的占比仍然高达50%。


这是年销量超过千万台的市场,当然不应放弃。从节能、减少排放的角度,努力降低上亿台燃油车的油耗利国、利民、利环保(假设到2035年,传统燃油车年销量超过1000万台)。


计划赶不上变化。2023年12月,苗圩预测“新能源车渗透率超过50%”这个目标可能提前十年,即2025年实现。实际上,2024年5月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已接近50%。


甚至,有机构大胆预测,2035年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将达90%!


燃油车时代提前十年落幕,出乎丰田、本田们的预料,也打乱了广汽的全盘规划。


#03难怪心情不好


广汽集团旗下子公司众多,可概括为两大支柱:一是合资品牌,包括广汽本田、广汽丰田、广汽三菱等;二是自主品牌,包括广汽乘用车、广汽埃安等。


2017年,广汽总销量同比增长21.3%、首次突破200万台。广汽本田、广汽丰田销量分别为70.5万、42.2万。自主品牌广汽乘用车销量超过广汽丰田,达50.9万台、占集团总销量的25.4%。


2018年,广汽总销量创纪录地达到214.8万台,同比增长7.3%;两田销量分别为74.1万、58万。自主品牌广汽乘用车销量53.5万,占比24.9%。


2019年、2020年,广汽销量停滞不前。2021年重拾升势,全年销售214万台,其中本田78万、丰田82.8万;自主品牌44.4万台(其中新能源品牌埃安12万台)。


2022年,广汽销量同比增长13.5%、创纪录地达到243.4万台。广丰销量突破100万、同比增长20%;自主品牌销量达63.4万台(其中埃安27万台),占比提高到26%。


2023年,广汽销量进一步提高到250万台。广本、广丰销量下滑,自主品牌销量增长近40%,占比超过35%。



直到2023年,广汽集团销量一直保持增长势头,有两方面的原因:


首先,合资品牌坚挺到2022年。尽管广汽三菱、广汽菲克、广汽日野等品牌的相继衰落,广汽本田销量坚挺,广汽丰田甚至实现了逆势增长。2017年广汽丰田销量为44.2万台,2022年突破100万台,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7.7%。


相比之下,上汽大众2018年销量达210万台,2023年不到122万台;2018年上汽通用销量达196万台,2023年跌至100万台。短短5年,两大合资品牌销量合计下跌184万台!


其次,当日系合资品牌销量下滑时,自主品牌强劲增长。2023年,“两田”终于扛不住 ,广本销量下滑13.7%、丰田下滑5.5%,合共较2022年少销15.6万台,而自主品牌多销25.1万台,令广汽集团销量保持增长。


“合资品牌顽强、自主品牌争气”,有此两大支柱,广汽集团的日子比上汽、东风、长安们的日子好过得多。


2024年1~5月,形势急转直下:


广汽集团总销量70万台、同比下降24.5%;


广本销量17.4万台、同比下降24.3%;


广丰销量26.6万台、同比下降27.3%;


自主品牌销量25.7万台、同比下降17.5%。其中,广汽乘用车销量15.6万台、同比增长6.2%;被寄予厚望的埃安销量略高于10万台、同比下降38.7%。


2024年1~5月,比亚迪累计销量127万台、同比增长26.8%;吉利控股(HK:00175)更猛,5个月累计销售近79万台、同比增长45%。其中,极氪销量6.8万台,较2023年1~5月增长112%。


造成今天被动局面原因之一是研发投入相对不足:2014年~2023年,广汽集团累计研发投入440亿。其中,362亿被资本化(资本化率82.3%),相当于10年净利润总和的53.4%。



2014年~2023年间,广汽集团累计从联营/合营企业获得投资收益832亿,相当于10年净利润总和的123%。


让“两田”再兴旺十年,埃安或其他自主品牌有实力去“卷”。#长期主义#


*以上分析讨论仅供参考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


—————▪ 作者粉丝群招募 ▪—————


你对当前的投资市场中有哪些疑惑?

目前作者Eastland的粉丝群正在招募中,他可谓是财报解读方面的专家,长按下方👇二维码,即可加入彤师粉丝群,与他直接沟通~


▽ 粉丝群内彤师交流实录


—————▪ 推荐阅读▪ —————


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妙投APP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